2018年12月22日 星期六

細與深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──楊田林老師「善用遊戲,提升培訓效益」(第一梯2018.12.20)課後有感




「初極狹,才通人。復行數十步,豁然開朗。」    ──陶淵明〈桃花源記〉

踏入桃花源以前須穿過一處狹窄的洞穴,儘管後端美景如畫,若卡在中途進退不得,窘困迫促,情何以堪?〈倚天屠龍記〉寫張無忌練九陽神功一段,張踏入桃花源,追殺他的朱長齡卻進退維谷:

「他窒息難受,只得後退,不料身子嵌在堅石之中,前進固是不能,後退卻也已不得,這一下他嚇得魂飛魄散,竭盡生平之力,雙臂向石上猛推,身子才退了尺許,猛覺得胸口一陣劇痛,竟已軋斷了一根肋骨。」

心中茅塞未開的感覺,便如朱長齡一般窒息難受吧?若能得老師點化,豁然開朗,那才是踏進桃花源呢。

登門檻效應

「登門檻效應」源自心理學實驗,意指對人提出要求時應從簡單、好做的開始,成功以後再提出大要求,維持「由小而大」的原則。一般情況下,人們都不願接受較高難度的請求,因為它可能費時費力,不易成功,但如果人們先答應微不足道的小請求,就有更高的機率答應後面較難的要求。

楊田林老師在課程中播放影片、親身示範及解說「登門檻效應」,只花五分鐘,但這五分鐘卻讓我茅塞頓開。

以前我一直不解,有些遊戲的起手式看來十分簡單,舉手、握手、點頭……教國小差不多,用在成人教育行嗎?原來,這一切都為了「引君入甕」,只有先取得學員認同,接續的課程才能順利進行。

話雖如此,要怎麼讓學員願意開門揖客呢?對於「門檻」的拿捏,就是主辦單位與講師的功力了。學員組成成分、場地、課程設計,甚至講師的服裝、說話語氣,都會影響學員的課程參與度。有年長的學員,某些活動不適合做,太小的場地,某些活動理應避免。講師該穿什麼服裝?該用什麼講話語氣?針對這群學員,課程該怎麼設計?這些細節都牽涉到是否能順利「登門檻」。

以本次課程來說吧,除了事前調查基本資料外,課程開始時,助教莊越翔老師一項一項地問:參加過楊老師XXX企業班的請舉手、參加過XXX講師訓的請舉手……沒參加過課程的請舉手……,把大家的底細摸了一遍,再次確認學員組成成分。當天工作人員穿戴聖誕飾物,場地掛上彩帶,既應景又能活化氣氛。楊老師身穿紅格子襯衫與西裝褲登場,紅格線呼應聖誕顏色,輕鬆又不失莊重,符合課程「遊戲」主題……這些林林總總的細節,都是為了登門檻所花的工夫。課程當天最經典的例子,就是楊老師分享往昔在工研院上課的經驗。楊老師怎麼打動一群理工科高知識份子(博士),讓他們願意參加團康活動?此間運用同理心態「登門檻」的細節,就暫且不說全吧。

登門檻效應「由小而大」的原則,讓我回想起遊戲人生錄影第四梯的經驗。當天最後一個遊戲名為「馬到成功」,採分組進行,需要在很短的時間內運用編、導、演各種技能協力完成短劇(某句跟馬有關的成語或諺語),組員幾乎沒有時間排練,又有錄影時間壓力,如果結局是一盤散沙、個個不知所云,鐵定難看。我事前對這些難處一無所知,直到楊老師錄影結束發表感言,才明白老師為了這段錄影,用了哪些苦心:
1.     安排暗樁,把得意弟子安排進來活絡氣氛。一位是黃同慶老師,另一位就是本次助教莊越翔老師。
2.     當天課程所有遊戲安排,讓學員一步一步從破冰暖身、凝聚共識、培養默契做起,都是為了替最後這段難錄的「馬到成功」做準備。
這就是「由小而大」課程設計的體現。

「分段」哲學

「分段說明,分段示範,分段操作,分段確認」,「分段」的口訣若只聽聽念念,威力不顯。楊老師運用比較的手法,學員示範vs老師示範,為什麼要「分段」?該怎麼分段才確實?學員示範的版本,跟老師示範的版本有什麼差異?經過對照與討論,成效鮮明。「分段」在課程設計上是非常有威力的,只是我沒想過同組喊口號這種纖毫小事,分段也如此重要。

就以小組學員牽手喊「第X組,完成」而言,我必須坦承,以前見過,但從未操作過,只因擔心學生認為此舉幼稚。(好吧,我也曾覺得這麼喊有點無聊。)當我身為學員,礙於任課教師的「淫威」,只要有老師使出這招,全部照做,但心裡的感受是不一樣的。楊老師操作時毫不違和,除了楊老師威名讓我產生服從心理,總該有些別的吧?

「同組學員手牽手。」(確認)
「舉高。」(確認)
「一起喊:第X組,完成。」(確認)
「現在全班輪流喊。第一組……第二組……第三組……」(確認)

雖然有這麼多次分段點與確認點,楊老師差不多一分鐘就操作完畢。若有太小聲的組別,還可以如此操作:

「第X組太小聲,再來一次。」
「還不夠,再來一次!」

運用群體壓力與教師威嚴,後面組別就既乖且順了。

原來分段可以如此細緻,而這些小技巧能讓學員培養默契,使課程進行流暢。學員為何這麼乖?老師的語氣音調、肢體動作、指令長短、態度神情等都是關鍵,對照學員示範老師示範的不同,在場學員都能明確感知老師要傳達的重點。

說真的,剛開始喊「第X組,完成」會覺得有點好笑,只因大家都做,姑且跟著做。看著旁人認真積極地大喊「完成」,動作一致,口號齊一,就算只是「拿香跟拜」,多做幾次,參與感慢慢在心中浮現,往後老師再叫我們拍手、搖頭,無不乖乖照表操課。登門檻效應果然厲害!

全部課程中,我最喜歡的細節在收尾,有畫龍點睛之妙。結尾活動須請人簽名(暫不破哏),與遊戲人生錄影經驗異曲同工。錄影當天使用小組計分機制,競賽完畢分出勝負以後,老師特意將大家的分數相加,告知這是全體努力的結果。這個操作細節暗示我們:共榮才值得欣喜,個人勝敗何必計較?當時我很喜歡這樣的收束手法。我心中一直有疑,小組競賽固然刺激,但除了競爭之外,是否還有其他觀念與價值能夠帶入課程,產生新的省思?此次課程收尾之時,楊老師的操作手法再一次帶領學員超越競爭勝敗,翻轉出新的深度與意蘊,值得品味再三。緣此,我認為楊老師雖不是開設人文課程,課程卻富有人文精神。

細節成就整體,人格成就深度。有緣聽聞楊老師帶領遊戲並拆解手法,過往糾結鬱悶之處豁然開朗,固然是一大樂事,但我更喜歡從課堂中帶回一枚金色的善念,暖如春陽,伴我在人生的旅途上閃閃發光。

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