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年5月18日 星期三

國中會考救不了偏鄉教育,只能給一點糖吃


514日、15日舉行國中教育會考,新聞多半關心兩端:幾分可以上建中、北一女,偏鄉又有多少學生成績屬於待加強。去年會考被批評題目太難,對偏鄉學生不友善,命題人員不知民間疾苦(新聞按此),今年命題單位從善如流:
心測中心:會考難度降低 鼓勵偏鄉弱勢(聯合新聞網)
李家同籲搶救弱勢生 今年會考變簡單(聯合新聞網)
會考整體難度會為了偏鄉變簡單嗎?答案是不會。原本考試結果只分ABC三級,但在大台北地區實務面行不通,因為要擠進明星高中同燈同分者太多。為了避免抽籤而能順利分發,三等級中還要細分如AA+A++,有鑑於此,會考怎麼可能大降難度?

不過對命題單位來說,外界聲音還是要聽的。
心測中心副主任曾芬蘭:「今年各科基本題的題數,雖未明顯增加,但難度稍降,例如原本設定基本題每題有八成考生通過,提高到八成五。」
這就是給點糖吃了。怎麼說呢?
假設某科題目難度與題數配置如下:

成績優異的學生,決戰區在「次難」跟「最難」的區間,只要這附近的題數跟難度不動,就不會影響明星高中申請、分發。要鼓勵偏鄉的學生,則可從「最易」區間做起,假設去年最易題通過率大多在70%80%之間,今年則降低難度,把更容易的題目編進題本(改選80%90%):

換句話說,這樣的做法能讓偏鄉學生們多對個幾題,吃點甜,感覺比較好。
多答對幾題,學生能力有增加嗎?不知道。儘管答對題數增加,但只是答對比較簡單的考題,學生的能力不一定增加。打個比方,某學生能跳52公分高,三次跳高考試分別為60公分、55公分、50公分,這個學生只能通過一次;但把測驗換成55公分、50公分、45公分,學生則能通過兩次,乍看之下好像比較厲害,其實學生能力不變。
《聊齋》裡面有則故事〈雨錢〉:一位秀才居家讀書時,某老者來訪,吐屬古雅,自稱狐仙,願與秀才研討學問,秀才留之。有一天,秀才實在窮得受不了,對狐仙說:「你會法術,金錢招手即至,幫我一下吧?」狐仙頗不以為然,但還是要秀才找來十餘枚銅板當作母錢。兩人攜錢至密室,狐仙施術,錢如雨下,深足以沒膝。秀才大喜,覺得成了暴發戶。等他回內室要取用,滿室錢財化為烏有,唯母錢尚在。
母錢就像偏鄉學生的能力,命題單位就像狐仙。狐仙可以讓錢落如雨,但無法增加母錢,秀才想要致富,最好還是自己學會經營之道──需知狐仙戲法只是讓人暫時歡喜。
對考試而言,如實呈現學生學習成果是它最大的目的。它是檢驗劑,不能治病,大罵考題對改善偏鄉教育效果有限。沒錯,考題可以調整,但終究治不了本。該怎麼提升偏鄉教育,還是要靠其他手段,例如行政支援與改善教學,好好想辦法增加母錢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